深圳代記賬中不予“遞延”處理的暫時性差異
日期: 2022-01-08 06:42:41 閱讀數: 145
簿記中不“遞延”的暫時性差異
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于企業合并以外的交易或事項,如果發生時不影響會計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則產生的資產和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將與計稅基礎不同,產生暫時性差異,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將不在會計上確認。目前,這方面的交易或事件很少。一般來說,相關資產和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將由稅法確認。但是,隨著會計計量屬性的多樣化和公允價值適用范圍可能的擴大,以及稅法沒有后續或調整,這種差異的存在是正常的,甚至有可能增加。如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不是投資成本(計稅基礎),而是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按持股比例應占的份額;也有經過公司重組的公司,也有100%控股合并的公司。不久前,中國剛剛發布的解釋性公告指出,其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可以根據評估的公允價值進行調整,等等。所有這些都可能導致相關的暫時差異。至于為什么由此造成的所得稅影響不被認可,社會上流行的權威教材,如由財政會計部組織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這種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統一用書,解釋說如果這種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需要調整,就會違背歷史成本原則,進一步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仍有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例如,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在調整資產賬面價值(計稅基礎不變)的同時,會計師事務所確認所有者權益。從會計角度來看,這筆交易不會影響會計利潤也不會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幾乎所有教科書都要求確認暫時性差異,但所有者權益不是所得稅。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處理。這種處理規則的合理性,一方面在于相關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不受所得稅影響,有助于保持其原有計量屬性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標準的相關規定及其措辭可能需要進一步完善。例如,雖然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但從國際流行趨勢來看,已被視為包括傳統利潤在內的綜合收益的一部分,通常最終會轉化為當期損益。例如,上述所有者權益在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轉換為投資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其公允價值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變動可以視為權宜之計,與直接計算損益沒有本質區別。兩者的歸宿都是所有者權益,所以無論暫時性差異的影響是否確認,所有者權益的直接計算和當期損益的計算都要保持一致,在確認暫時性差異的影響方面,沒有必要也沒有必要“干預”相關資產負債初始確認時所允許的計量屬性。
拋開上述關于個人注冊深圳公司花費多少的爭議。初始確認不影響會計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的,會計不按規定確認暫時性差異的影響,相關資產負債可能因折舊、攤銷等影響會計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在后續的測量過程中,是否要確認相關暫時性差異的影響?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就是也不應該確認。比如企業內部R&D,發展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應當資本化為無形資產。新稅法規定,每個期間的攤銷額可以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計算,這意味著該期間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即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高于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50%,從而形成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但本次交易(非合并)形成的無形資產不會影響初始確認時的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隨后,無形資產分期攤銷過程中,應納稅所得額只需按照會計攤銷額的50%計算扣除,就像準則改革前,稅法下納稅影響了性別差異,只影響了應納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自始至終不確認。同時也提醒大家謹慎對待后續資產負債表日暫時性差異的初始入賬,避免斷章取義的判斷,想當然地確認相關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廣州市財務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業務代理、記賬和稅務備案代理業務的專業公司。代理公司名稱核準、驗資、工商登記、專項審批、稅務登記、組織機構代碼、印章刻制、記賬等全方位服務,完美解決注冊地址、注冊資金、發票申領等難題。以“專業精神,做具體事”的經營理念,以“價格優、注冊快、服務好”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的聲譽,讓您輕松創業,無憂無慮。
聯系人:李小姐手機:13678967602電話:020-36966156
上一篇:深圳開公司當老板避坑指南 下一篇:深圳工商注冊打擊發票違法犯罪 會議費、餐費發票還是極速響應
第一時間響應您的需求
專屬服務
專屬顧問 專項服務
地區廣泛
深港多地資源共享
服務高效
團隊協作 事半功倍
安全保障
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極速響應
第一時間響應您的需求
專屬服務
專屬顧問 專項服務
地區廣泛
深港多地資源共享
服務高效
團隊協作 事半功倍
安全保障
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聲明】本網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源)來自于網絡,均是為公眾傳播有益咨詢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與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向您深表歉意!(聯系QQ:1373322900)
【聲明】本網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源)來自于網絡,均是為公眾傳播有益咨詢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與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向您深表歉意!(聯系QQ:13733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