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hrt7b"><bdo id="hrt7b"><dfn id="hrt7b"></dfn></bdo></tbody><progress id="hrt7b"></progress>

    <tbody id="hrt7b"><nobr id="hrt7b"></nobr></tbody>
    1. <tbody id="hrt7b"></tbody>
      <progress id="hrt7b"><bdo id="hrt7b"></bdo></progress>
      <samp id="hrt7b"><ins id="hrt7b"></ins></samp>
      <tbody id="hrt7b"></tbody>

      <tbody id="hrt7b"></tbody>
    2. <progress id="hrt7b"><bdo id="hrt7b"></bdo></progress>

        <samp id="hrt7b"></samp>
      1. 您所在的位置: 金牌資訊 > 常見問題 >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會計程序有哪些?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會計程序有哪些?


        日期: 2021-10-09 14:36:41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計算遞延所得稅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主要依據轉售年度的預計所得稅稅率。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會計處理程序有哪些?



        什么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根據暫時性差異的性質,分析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最終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特點。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特點:隨著稅率或稅基的變化,會計人員必須根據預期稅率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戶余額。即通過確定資產負債表前期期末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轉回利潤表項目的當期所得稅費用。


        適用于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會計處理的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初始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初始遞延所得稅資產)。


        1.在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將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確定的賬面價值與根據稅法確定的計稅基礎進行比較,來計算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和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2.上述符合條件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和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分別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3.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所得稅費用: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項-減納稅調整減少項。


        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相應的所得稅稅率。


        所得稅費用=應納所得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與利潤表債務法相比,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在處理差異時更符合資產和負債的定義,因此可以為決策提供更有用的會計信息,從而促進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


        以上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會計處理程序的完整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繼續關注丁丁鳥!



        上一篇:版權稅率是多少?      下一篇:成分應稅價值包括增值稅嗎?
         
         
        • 極速響應

          第一時間響應您的需求

        • 專屬服務

          專屬顧問 專項服務

        • 地區廣泛

          深港多地資源共享

        • 服務高效

          團隊協作 事半功倍

        • 安全保障

          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聲明】本網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源)來自于網絡,均是為公眾傳播有益咨詢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與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向您深表歉意!(聯系QQ:1373322900)

        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