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財政部解讀營改增撫慰“受傷企業”
日期: 2022-01-09 06:13:08 閱讀數: 145
2013年8月1日,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營改增”開始全面實施,已經對航運業的稅負產生了巨大影響。據悉,目前已有200多家貨運代理和外貿企業向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和商務部遞交了聯名信。結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106號文件”),詳細闡述了貨代在“營改增”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困難。
記者了解到,去年8月1日,涉及交通運輸業“營改增”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我國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37號文件),由于取消了過去營業稅時代國際貨運代理業差額稅的規定,導致實際征收的稅費大幅增加。針對37號通知中國際貨運代理遇到的“營改增”問題,財稅106號通知發布了差額征稅和免征的規定。目前各地稅務機關對106號文件的不同解讀,導致部分港口貨代企業無法開具發票的現象,資金流受到明顯影響。
普華永道mainland China港間接稅管理合伙人胡根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106號通知的實際操作中,貨代企業主要面臨以下兩個問題:如果一級貨代享受免稅政策,只能向二級貨代開具普通增值稅發票。導致增值稅抵扣鏈條中斷,二級貨代和委托人稅負加重。第二,如果一級貨代放棄免稅政策,轉而享受差額抵扣政策。
“106號通知將國際貨運代理免稅政策放在附件3《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規定》中,這是不合適的,因為國際貨運代理在營業稅時代沒有免稅政策,那么營業稅改革后怎么可能有過渡呢?”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教授趙國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貨運代理免稅政策應放在附件4《應稅服務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規定》中,該規定體現了營改增后所有與出口貨物相關的服務都應給予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政策。
目前,“營改增”不僅考驗著中國貨代行業,整個貨代供應鏈中的相關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自2013年8月1日以來,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稅負大幅增加,原本微利的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已經在全行業遭受損失。據測算,自去年8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營改增”試點以來,我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應繳納的增值稅增長了200%以上。
趙國慶認為,為了更好地解決國際貨運代理“營改增”問題,建議在相關生產企業現有貨物出口退稅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對相關政策進行微調。
胡根榮表示,如果相關部門接下來會制定106號通知的實施細則,可以考慮以下政策:對于北京、上海、深圳注冊公司享受免稅政策范圍的界定,可以考慮從“服務性質”來判斷貨代企業是否享受免稅政策。比如貨代只要實際提供國際貨運代理服務,就可以享受增值稅免稅政策,無論是否屬于一級貨代,同時可以考慮是否適用零稅率。
新聞發布前,針對國際貨運代理服務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項目免稅政策理解不一的問題,財政部稅務管理司在財政部網站首頁發布了《國際貨運代理服務增值稅免稅政策解讀》。財政部表示,106號通知對“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的定義中,“接受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中的“代理人”包括直接代理人和間接代理人,“與貨運代理、船代業務手續有關的經營活動”包括國際貨物運輸訂艙、業務聯絡、貨運安排、集裝箱管理、結算等經營活動。因此,無論試點納稅人是否與國際運輸企業有業務往來,只要符合上述定義,其提供的國際貨運代理服務均可享受增值稅免稅政策。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對現行的國際貨物運輸和出口退稅制度進行重大改革。”趙國慶說,改革總是伴隨著痛苦。對于“營改增”來說,在所有行業最終被覆蓋之前,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行業,比如交通運輸,受到“傷害”,陣痛的緩解和消失,最終還是要靠“營改增”來擴大整個行業。“相信隨著‘營改增’的進一步全面實施以及與國際社會的逐步接軌,對國際貨代行業肯定是利大于弊。”
上一篇:深圳國務院加快推進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 下一篇:深圳廣州注冊公司稅收政策力挺文化產業極速響應
第一時間響應您的需求
專屬服務
專屬顧問 專項服務
地區廣泛
深港多地資源共享
服務高效
團隊協作 事半功倍
安全保障
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極速響應
第一時間響應您的需求
專屬服務
專屬顧問 專項服務
地區廣泛
深港多地資源共享
服務高效
團隊協作 事半功倍
安全保障
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聲明】本網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源)來自于網絡,均是為公眾傳播有益咨詢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與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向您深表歉意!(聯系QQ:1373322900)
【聲明】本網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源)來自于網絡,均是為公眾傳播有益咨詢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與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向您深表歉意!(聯系QQ:13733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