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費用稅前應納稅所得額應注意的五個新變化
日期: 2021-11-03 11:42:04 閱讀數: 145
研發費用稅前扣除五項新變化。R&D費用在應納稅所得額中的比例是多少?哪些行業不能扣除R&D費用?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這些變化非常重要。下面金牌管家的財稅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2017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先后發布了《關于提高中小科技企業研發費用稅前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號)和《關于提高中小科技企業研發費用稅前扣除比例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8號)。《關于進一步落實企業R&D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郭克法征〔2017〕211號)和《關于在廣州注冊香港公司稅前加計扣除R&D費用征收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等。,與此前公布的文件相比,這些文件增加了應納所得稅的比例,細化和擴大了扣除費用的范圍等。
中小科技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占比提高。
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符合《中小科技企業評價辦法》(國科發證〔2017〕115號)的中小科技企業,按實際發生額的75%進行稅前扣除;2019年12月31日以前形成的無形資產,包括2017年以前年度和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形成的無形資產,上述期間發生的攤銷費用,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進行稅前結算支付。
例如
某企業于2016年1月通過R&D形成無形資產,計稅基礎100萬元,攤銷期10年。假設其計稅基礎收取的R&D費用在允許扣除范圍內,則2016年可稅前攤銷15萬元(10 × 150%),2017年、2018年、2019年可稅前攤銷17.5萬元(10×150%)。
企業只要在結算期內取得中小科技企業入庫登記號,即可在結算年度享受優惠政策。申報稅收優惠時,無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只需填寫《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備案表》中“批準文件(證明)和具有相關資質的文件編號(編號)”一欄中取得的相應年度注冊號即可。
扣除范圍比原來的更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文件》,從2017年起,企業將根據協議(合同)直接向勞務派遣企業支付,勞務派遣企業實際支付給外部R&D人員的工資薪金將納入附加扣除范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8號》規定的條件,可按規定稅前扣除的R&D人員股權激勵支出,納入附加扣除范圍。
物料成本跨年度事件的處理方法很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R&D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規定,企業R&D活動直接形成的產品或者作為組成部分形成的產品對外銷售的,不得加計扣除R&D費用中相應的材料費用。但在實際執行中,材料費用的實際發生與產品對外銷售往往不在同一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文件明確,產品銷售及相應材料費用發生在不同納稅年度,且材料費用已計入R&D費用的,當年R&D費用直接沖減銷售年度相應金額的材料費用;如果沖抵不足,沖抵應當結轉以后年度。
加速折舊費用收取方法的調整和簡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文件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加速折舊費用政策的原則是會計折舊和稅收折舊孰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對此進行了調整和簡化,調整了加速折舊費用的征收方式,計算扣除稅前扣除的折舊部分,無需進行會計折舊和稅務折舊的對比,也無需根據會計折舊年限的變化調整享受附加扣除的金額,大大簡化了計算方法。縮短無形資產攤銷期的折舊歸集方法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歸集方法一致。
例如
某汽車制造企業(非科技型中小企業)于2015年12月購買并投入使用一臺R&D活動專用設備,單位價值1200萬元。會計處理折舊年限為8年,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不計殘值。企業選擇加速折舊法縮短設備折舊年限,折舊年限為6年(10×60%)。設備使用6年內未發生變化且符合每年附加扣除政策的,企業將在6年內每年稅前直接扣除“儀器設備折舊費”100萬元(200萬元)。
費用部分扣除范圍適度擴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在“企業在新產品設計、新工藝規程制定、新藥開發臨床試驗和勘探開發技術現場試驗過程中發生的全部費用”中,增加了與此類活動相關的各項費用。此外,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發費用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所列“其他相關費用”中,增加了職工福利費、補充養老保險費和補充醫療保險費。
其他具體事項
1.政府補貼的口徑很明確。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在會計處理上采用直接沖減R&D費用的方法,在稅務處理上不確認為應納稅所得額的,按照沖減后的余額計算扣除額。
比如某企業(非科技型中小企業)當年發生研發支出200萬元,獲得政府補助50萬元,當年核算研發支出150萬元。如果沒有進行相應的納稅調整,稅前扣除額為75萬元(150×50%)。
2.邊角料、殘次品、中間試制品等特殊收入用于沖減R&D費用,沖減應在收入確認當年進行。
3.如果在R&D活動中發生的實際R&D費用構成無形資產,資本化時間應當與會計處理一致。
4.R&D活動失敗產生的R&D費用可以享受加計扣除政策。
5.委托R&D活動發生的費用是指委托方實際支付給受托方的費用,只有委托方才能享受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如果委托方委托關聯方開展R&D活動,受托方應向委托方提供在R&D過程中實際發生的R&D項目費用明細。
比如2017年,企業A(非科技型中小企業)將其關聯企業B委托給R&D,假設R&D符合R&D費用加計扣除的相關條件。企業a向企業b支付100萬元。b .企業實際發生費用90萬元(含按允許扣除額收取的費用85萬元),利潤10萬元。2017年,企業A可以扣除的金額為40萬元(100×80%×50%),企業B應向企業A提供實際支出90萬元的明細。
極速響應
第一時間響應您的需求
專屬服務
專屬顧問 專項服務
地區廣泛
深港多地資源共享
服務高效
團隊協作 事半功倍
安全保障
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極速響應
第一時間響應您的需求
專屬服務
專屬顧問 專項服務
地區廣泛
深港多地資源共享
服務高效
團隊協作 事半功倍
安全保障
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聲明】本網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源)來自于網絡,均是為公眾傳播有益咨詢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與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向您深表歉意!(聯系QQ:1373322900)
【聲明】本網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源)來自于網絡,均是為公眾傳播有益咨詢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與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向您深表歉意!(聯系QQ:1373322900)